要求徹查學術倫理問題 台大學生連署拒揹黑鍋

▲台大。(圖/NOWnews資料照) 大 中 小 台大論文涉嫌圖片造假案仍未平息,國立臺灣大學研究生協會、國立臺灣大學工會,發起「學術黑手工,拒絕背黑鍋!針對臺大教授研究造假事件之聲明暨連署」,表示論文造假案已讓台大名聲蒙羞,但學生與助理卻是在生產論文時最重要的勞力來源,但事件發生時涉案教授只被「高高舉起輕輕發下」,徒留「教育問題」與「學術倫理」等枷鎖,拴在研究生與助理身上。日前台大教授郭明良在2016發表在自然細胞生物期刊的論文,因撰稿的博士後研究員疑似違反學術倫理,實驗圖像造假,郭明良主動撤回論文,並辭去教職,但風波持續延燒,並牽扯到台大校長楊泮池共同掛名的論文,都被指出圖片涉嫌造假,台大已組成調查小組進行釐清。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21)日安排審查國立大學預算,楊泮池也出席,並對論文造假案再次發表聲明。楊泮池表示,對於郭明良教授主動撤回2016年發表於自然細胞生物期刊之論文,及其對學術倫理所引發的負面效應,台大已成立特別委員會獨立進行調查。楊泮池強調校方已成立特別委員會,獨立進行調查,目前外界報導多引述PubPeer網站之相關訊息,其內容是否屬實,仍須經嚴謹甄別。楊泮池也再次聲明自己未涉造假,坦然接受調查,在涉嫌造假的論文中,僅提供肺癌臨床相關研究構想,並提供一系列「肺癌侵襲轉移細胞株」以及「肺癌轉移研究模式」,由郭教授團隊進行研究操作與數據分析。楊泮池也表示,未來會加強防範機制,預防事件重演,台大也會將研議成立常設學術倫理委員會,引進分析架構檢視本校研究成果是否符合學術倫理。此外將設立規範,進一步釐清共同作者與通訊作者分工,並規範投稿前須將圖片原始檔提供給通訊作者檢視並永久保存。 
台大工會聯署聲明全文:近期前臺大教授、高雄醫學大學副校長郭明良先生,以及包含臺大校長楊泮池等多位台大教授涉嫌研究造假的事件,我們感到相當遺憾、臺大的名聲也因此蒙羞。事實上,近幾年類似事件所在多有,教授們為了生產更多論文以符合高教體制的評鑑,學生與助理成為最重要的勞動力來源;但當相關事件發生時,涉案教授卻往往只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徒留「教育問題」與「學術倫理」等枷鎖,拴在研究生與助理身上。
 
一、學生來做工,教授拼業績
臺大作為「研究型大學」,學術工作的核心在於研究,研究生與助理、博士後研究員就成為最重要的底層勞動者。以臺大而言,約一萬七千名的研究生、其中上千名的研究生擔任兼任研究助理,另外還有兩千多名的專任助理,支撐起龐大的研究工作。但研究生助理的薪資不高、綁在教授的計畫下,還有論文指導的關係,研究生若想要好好生存在學術界、或至少獲得學歷,就不得不依賴教授,盡力為教授完成研究工作。
教授為了在學界生存、或者累積學術聲望,必須產出得以在學術期刊上累積點數的論文,更往往淪為資深教授濫權掛名的對象;大學為了競爭排名、獲取教育部補助,自然也更加看重這些評鑑制度。但是,教授除了研究之外,還身兼教學、行政,或者是在校外有著非份的職位,不一定有時間充實學術知識、認真進行研究。許多研究生與助理在不穩定的勞動條件與保障下,必須更加依賴教授;但教授與大學一方面放任研究過程,另一方面又要求產出重大、足以登上期刊換取點數的論文來拼業績,正是造假事件層出不窮的溫床。
二、教授沒倫理,學生卻遭殃?!
許多學科在訓練過程中早已納入「研究倫理」等內涵,但為何抄襲、造假事件仍層出不窮?因為包括教育部、大學校方等主事者,對於教授、對於高教制度問題,都沒有做出應有的檢討!即便學生可能涉及其中,但是當前述造假的迴圈沒有被點破、主事者卻一味指責是學生個人的「教育問題」,妄想虛晃一招「學術倫理」課程便想了事、卻無能針對涉案教授與高教制度做出檢討,無怪乎研究造假事件只會不斷發生!
如11月17日以及19日的新聞中,教育部高教司李彥儀司長、甚至涉嫌其中的臺大校長楊泮池都認為「是學生的錯」,「未來碩博士生開始寫論文前,都須接受學術倫理課程和認證」(引自17日新聞中教育部高教司發言),「要求所有研究生必須上過學術倫理課程,才能進研究室做實驗」(引自19日新聞中楊泮池發言)。我們不曾看過,教育部用同等的說法來約束教授;涉嫌其中的當事人出來指責學生更是天下奇聞!這也證明了,在相關事件發生時,沒有獨立的調查來釐清真相、也沒有應有的懲處,讓教授總能夠安然脫身,研究生與助理卻要為了體制、為了教授背起黑鍋。
站在研究生與助理的立場,我們呼籲以下幾點訴求:
1. 教育部與臺大莫將研究生與助理當作相關事件的代罪羔羊,不應強加額外的「學術倫理」課程製造研究生更多困擾。
2. 教育部與臺大應對研究造假事件應徹底調查,設置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委員若利益衝突應迴避,避免教授包庇與干涉調查進行;涉案教授應負起政治責任並且懲處。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
追好文 :) 點個讚吧!
支持網站營運,有空請觀看一下我們的贊助商
echo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