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探密/古人賞花超「奇葩」 收集花瓣當坐墊
武漢植物園內鬱金香、風信子等花卉爭相開放,人們紛紛相伴外出踏青賞花。 大 中 小 三月份天氣剛剛轉暖,微博、朋友圈等個社群網站上已經被各種賞花攻略『攻陷』。櫻花、牡丹、桃花、鬱金香…等爭奇鬥艷的鮮花看得人眼花撩亂。其實,單就賞花這點事兒,在有些時候,古人還真比咱們現代人會玩,不僅對賞什麼樣的花兒有講究,還包括賞花時是坐還是站,吃什麼東西、點什麼香。根據台灣網報導,細說起來,如果你對賞花的認識還只停留在『看』上,那麼意趣可比古人差遠了。據說,按照朝代先後,賞花有曲賞、酒賞、香賞、譚賞、琴賞、茗賞等多種方式。曲賞、酒賞都跟唐代有關,曲賞是賞花詠歌,酒賞則是飲酒觀花。插畫酒賞的風氣到了宋代都還挺流行,在宴會中尤其如此。到了五代,傳說南唐巨宦韓熙載喜歡插花燃香,他就覺得對花焚香,氣味相和妙不可言(注意,不能點蚊香)。這種方式在宋元兩代都很盛行。時至宋朝,會玩的文人雅士們講究對花撫琴,叫做『琴賞』。這還不算完,琴要跟花相匹配。據古書記載,茉莉、荼蘼等幾種花顏色雅緻,香味怡人,值得品評。所以,可配以七弦、阮咸等樂器,一邊聽樂曲,一邊看花兒。此外還有品茶賞花等很多講究。一代女皇武則天也愛花成癡。那時候,洛陽牡丹已經名揚天下,她每值牡丹花開之際,都要舉行慶賞活動,宴飲歌賦。唐穆宗同樣是一個花迷,據《王塵錄》記載:『穆宗每宮中花香,則以重頂帳蒙蔽欄檻,置惜春御史掌之,號曰括香。』而穆宗本人就陶醉花叢帳,仔細嗅賞著鮮花的馨香。
昆明梨花開,人們在踏春賞花。但是上述方式,不是特別適合郊遊賞花。別擔心,古代的文藝青年們很快發明了新花樣。據《開元天寶遺事》記載,唐朝學士許慎選就很會玩。他喜歡請親朋好友看花觀景同時吃吃喝喝,幾乎每年春天都要在花園裡擺宴。只是,別人家的宴席都有座位,許學士不這樣。有人就問了,許慎選你請大家來喝酒賞花,為什麼不擺座位呢?許慎選笑言:『我有天然花裀,何必再放座位呢?』原來浪漫的許學士讓僕人收集花園裡掉落的花瓣,然後鋪在地上,來了客人就坐在這些花瓣鋪成的厚墊子上。要說風雅這個東西,固然好聽,但也難擋一些實際問題。比如,古代不是所有人都像許慎選一樣,能在大花園請客;也不像現代社會經濟那麼發達,農家樂小飯館遍布景點,古代人郊遊賞花一出去就是大半天,怎麼填飽肚子就成了大問題。
四川眉山陽春三月桃花朵朵開,民眾賞花忙。什麼?你說讓文人雅士們吃冷餐或者帶著鍋碗瓢盆自己做?太LOW了!清代沈複寫過一本書叫《浮生六記》,裡頭記載,當時蘇城有想賞花的文人,想出了一個完美的點子來解決遠遊飲食問題:他們請一個賣餛飩的一起春遊。據說,那時挑著擔子賣餛飩的小販都是現煮現賣。於是大概情景是這樣的:文人們一邊賞花吟詩,小販們一邊支鍋點火準備做飯。雖然畫風略顯違和,但這種辦法,既成全了文人雅士們賞花的樂趣,小販的餛飩也賣出去了,想來也算兩全其美。總之,不管怎麼賞花、去哪兒賞花,『看』固然是目的之一,但其中也寄託了人們美好的心願。藉花言事、詠花抒懷,多少與之有關的詩句美文流傳至今,仍然令人回味無窮。
武漢東湖櫻園櫻花開放,遊客和市民在雨中觀賞櫻花。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