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樂器和沒學樂器孩子有啥差別?尤其是5年後太明顯!

學樂器和沒學樂器孩子有啥差別?尤其是5年後太明顯!  日本有一對異卵雙胞胎姐妹,姐姐美子因為一次發高燒後,導致說話結巴,手足的協調能力也不是很好,給人一種愚笨的感覺。媽媽雅子聽人說學鋼琴能讓孩子的手指靈活,她便讓美子學鋼琴,幾年下來,美子不僅說話伶俐了,還越發聰慧,鬼點子特別多,旁人很難想像她曾經是個愚笨的孩子。我有個朋友,她的兒子被人稱為「鳥王子」。原因是這孩子能從嘰嘰咂咂的鳥叫聲中一下子知道樹上有幾隻鳥。曾經有人用鳥籠裝了5隻麻雀,然後用布蓋住鳥籠,讓「鳥王子」通過聽聲音猜鳥的數量,無論是減少還是增加鳥的數量,這孩子從沒出錯。朋友說她兒子從小聽爺爺吹嗩吶,後來便跟爺爺學上了嗩吶。一次偶然的機會,家人發現兒子的聽覺能力非常強。朋友說孩子他爺爺也是因為吹嗩吶,聽覺能力也非常好。 有個親戚的太奶奶,吹笛子厲害,數人民幣也是高手。這位太奶奶的數人民幣的絕活,絕對趕上《人民的名義》裡單手花式數錢神技。太奶奶說笛子吹了一輩子,年輕時給村裡的達官顯貴表演,後來發現自己數人民幣的速度飛快,所以除了表演吹笛子,她還給人表演數人民幣的絕活,成為當地婚娶壽宴必備節目。太奶奶在去世前思路清晰,頭腦靈活,她經常跟人說她腦瓜子和手指的靈活是從吹笛子得來的。小時候我們都深信不疑,因為太奶奶的弟弟也是從小學吹笛,腦瓜子靈活。學樂器竟然有如此神效?幼兒說認為,孩子學樂器有沒有神效不知道,但能確定的是,學樂器能給孩子帶來不一樣的智力影響。 美國哈佛醫學院和波士頓大學教育研究所的研究結論美國哈佛醫學院和波士頓大學教育研究所曾經聯合做過一項研究,他們發現,那些連續學習和演奏樂器5年以上的孩子,比那些從沒接觸過任何樂器的孩子,在認知水平方面有明顯的區別,他們尤其在聽覺辨別、手指靈巧、詞彙和非語言推理能力方面的水平普遍比較高。可以說,那些連續接觸5年以上樂器的孩子,他們的頭腦和思維往往更靈活。至於為什麼是5年?大概是經過一定的時間,量變才能達到質變吧?幼兒說未曾在這個時間方面找到更詳細的解釋。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這是個平均值,即有些孩子可能需要比5年更長的時間,有些孩子可能不需要5年便能得到。Sponsored Links學習樂器促進幼兒智力成長,這到底是如何發生的?1、聲音刺激了聽覺器官如同胎兒的智力在與外界聲音的接觸得以發展一樣,年幼孩子的聽覺器官,長期與不同音符的頻繁接觸,接受高低音頻帶來的聽覺刺激,促進了智力的發育,提高了孩子的聽覺能力對聲音的敏感程度。莫扎特3歲便開始學鋼琴,到7歲環歐洲演出時,已經識別出升A調或降E調,對聲音極其敏感。 2、手指高強度的協調運動手指作用於樂器,在高低音,不同的鍵與鍵、弦與弦、鼓與鼓等之間高強度的協調運動,手指結合聲音訓練了屈曲、推撥、彈觸等高強度的切換,長期下來能提高手指的靈活度以及協調性,最終有利於孩子智力的成長。3、樂譜在大腦的錄入與輸出間快速轉換孩子接觸樂器演奏必定有樂譜,孩子們需要在一邊看樂譜,一邊耳、眼、口、手地協調,幫助樂譜在大腦的錄入和輸出間快速轉換,同時作用於左腦的語言功能和右腦的形像功能,最大程度地訓練了大腦的反應能力和靈敏度。有不少樂理專家說,孩子學習樂器,宜遲不宜早,為啥? 首先樂器很多是需要手指的力量,太年幼的孩子手指骨骼發育未完全,過早可能會損傷骨骼;另外,學習樂器需要較強的專注能力,也不利於太年幼的孩子學習。一般來說,4歲以上為宜,個別樂器可能需要孩子到7,8歲以後才能學,比如需要肺活量較大的薩克斯,或者過早學習會導致牙齒畸形的笛子等。那些對身體沒特殊要求的樂器,比如小提琴,4歲左右便能學習,但如果孩子有興趣,更年幼也可以開始。樂理專家們對孩子學樂器的建議年齡: 學樂器,不懂培養孩子興趣?那就別折騰了雖然每個孩子都可以學習樂器,但幼兒說還是不得不提醒:孩子學樂器,如果父母不懂培養孩子興趣?建議還是別折騰。否則大多數都是有始無終。為啥呢?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相傳都塔爾(一種新疆樂器)是因為古代維吾爾族的一個小男孩由於過於酷愛音樂,無奈家貧無法買樂器,自己便撿拾一些小玩意自製而成一件簡陋的樂器,從而讓都塔爾成為流傳至今的經典。興趣讓一個普通孩子痴迷音樂,還能創造傳奇,這便是興趣的魅力。那麼,興趣到底從何而來?1、培養初步興趣的最佳途徑:薰陶 那些一開始說喜歡某種樂器,但過不了幾天又說不喜歡的孩子,充其量只是好奇使然,還談不上興趣。要想讓孩子養成興趣,最正確的培養孩子對樂器感興趣的方法,應該是先讓孩子多欣賞多接觸,從薰陶中得出興趣。愛因斯坦從小聽母親波琳彈奏鋼琴,3歲時便能聽得如痴如醉,因為音樂的薰陶,愛因斯坦愛上音樂,彈奏樂器也成為愛因斯坦一生的愛好。2、培養長久興趣的唯一途徑:正反饋讓孩子產生源源不斷的興趣,應該是孩子從學樂器中得到的成就感,從而產生源源不斷的動力。一個孩子學樂器學得很糟糕,這個孩子是很難喜歡上樂器的。但如果孩子學得很好,自我成就感以及旁人的讚揚,能讓他們產生無窮的興趣和喜愛。這其實也是心理學上的正反饋機制起作用。所以說,興趣就是接觸多了產生愛意,但要想持續不斷地愛,那還得靠接觸過程中源源不斷的「快樂」,孩子學樂器便是如此。哪個孩子打破這一規律,恐怕最終都不能讓樂器成為他們的長久興趣。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
追好文 :) 點個讚吧!
支持網站營運,有空請觀看一下我們的贊助商
echo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