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茶餐廳反映生活 達7500家年收1400億

黃家和。 大 中 小 香港回歸20周年,『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已被證明是成功的。根據澎湃新聞網報導,深入香港細部,觸摸20年間香港各個領域的變化,有的很大,有的很小。無論大小,均值得記錄。坐在對面與你拼桌共食的陌生人,可能是身穿香奈兒套裝的Office Lady,也可能是踩著舊人字拖的街邊小販。有人點一份魚蛋河粉配一杯港式奶茶,也有人點餐蛋車仔麵加上鹹檸七,在高消費高物價的香港,這些不出50港幣的餐食搭配,就可以滿足果腹或快節奏的需求。走在香港街頭,無論幾點,隨便走進一家茶餐廳,你都會遇見這樣的一餐。餐品多樣、上菜迅速、價格親民,就算一個人吃,也絲毫不會感到孤獨與尷尬。這是香港茶餐廳能夠遍布全港,並且幾乎家家都能門庭若市的理由。到2016年,全港茶餐廳已達到7500家,年創收350億港幣的規模。而茶餐廳的變遷之路,也記錄著最真實的香港生活變化、獨特的經濟表達,以及背後的大時代起伏。1997~2017,回歸20年,茶餐廳的發展在政策的鼓勵與影響之下,成功加入了中國大陸的美食地圖,豐富了舌尖上的中國,也加深了港人與中國大陸人之間的情感溫度。繁衍80餘年,從茶檔到茶餐廳香港電影《九龍冰室》,讓冰室成為一種香港專屬的情懷符號。尋找一家隱於市井的老字號冰室,是許多中國大陸遊客赴港之行中必須的行程。實際上,冰室就是茶餐廳的前身,而比冰室更早的前身,是興起於上世紀30年代的茶檔。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咖啡紅茶協會主席黃家和,在向澎湃新聞記者講述香港茶餐廳的發展之路時,就是從茶檔開始講起的。上世紀30年代,黃家和的父親在港開辦捷榮辦館,將引進而來的咖啡和紅茶銷售給街邊茶檔,後來這些茶檔逐漸發展成了大排檔,提供更多種類的飲品,再之後,露天茶檔走進了室內店鋪,就化身為冰室,開始提供西多士、三明治等簡單的西式小食。上世紀50年代,黃家和的父親在上環開起了海安冰室,這是香港最早且至今仍在營業的為數不多的冰室之一,如今,其60%的裝修還保留著最初的狀貌。黃家和還記得當初來海安的那些常客,『當時的上環還沒有填海,中國大陸進港卸貨都在這進行,海安冰室緊鄰上環碼頭,來吃飯喝茶的客人,都是苦力和新移民,他們花1元錢點一杯奶茶或者咖啡,這裡落腳休息,一群人聊天傾訴。』黃家和說,這就是香港茶餐廳的最初基調,『與告羅士打行只有英國人才能進去的高檔餐廳相對應,冰室是屬於勞苦大眾的餐廳。』上世紀60年代開始,冰室的餐食品種變得更加豐富起來,到70年代,不僅銷售西式小食,還製作粥粉麵。於是,冰室轉型為茶餐廳,來吃飯的顧客,依然是市井百姓。此時的茶餐廳,已經從一個休息中轉的落腳點,成為了他們生活的一部分。新界荃灣沙咀道一帶,有四家銀龍茶餐廳,午餐時段,門口常見排隊等位的景況,且每分鐘都有一杯銀龍特制的港式奶茶被端上餐桌。這是老板劉榮坡的自豪之事。但他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更令他自豪的是,上世紀80年代初,他在荃灣第一個把冰室改名為茶餐廳,也是全港第一個經營24小時、可提供外賣送餐的茶餐廳。第一家銀龍冰室是在1963年開起來的,位於九龍城。上世紀80年代初,劉榮坡子承父業,經營7年後,開起了第一家分店。這家店的附近有許多唐樓,租住著窮困的新移民,『他們的住處實在太小了,小得沒有地方做飯,因為我的冰室消費低,他們就經常來吃飯,但是當時可選擇的食物品種太有限了,我那時候就對他們保證,要讓他們在我的冰室裡吃到酒樓裡的東西,但是價格要低一倍,就像他們自己買菜做飯那樣便宜,並且無論幾點來都可以吃到。』於是,劉榮坡將酒樓的粥粉麵甚至燒臘引進了他的冰室,並且更名為銀龍茶餐廳,24小時營業。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
追好文 :) 點個讚吧!
支持網站營運,有空請觀看一下我們的贊助商
echo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