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圖裡有青樓?什麼都有才叫「百科全畫」(組圖)

這是城裡的一家酒樓,門臉上掛著幾個奇特的紅燈籠,形似一種名為梔子的果實,所以叫梔子燈(梔音枝)。在宋代,門口掛梔子燈說明這家酒樓不僅提供美酒佳肴,還提供「特殊服務」。梔子,跟梔子燈很像吧有人要說了:《清明上河圖》里那麼多精彩的地方,你偏偏舉這個例子,是搞三俗吧!真是冤枉!小編只想說:連娼妓之風都不放過,《清明上河圖》絕對是一部包羅萬象的「百科全畫」!這件絕世名作出自北宋宮廷畫家張擇端之手,現藏北京故宮,描繪了北宋首都汴梁(河南開封)的市井風俗,對商業活動的描寫尤為細緻,這家懸掛梔子燈的酒樓就是經典的例子:威武的酒旗上有「孫羊家」三個大字這家酒樓名叫「孫羊家」,「家」就是店鋪的意思,有學者認為其老闆姓孫,特色菜是羊肉。這位孫老闆很會做宣傳,店門口竟然放了幾個「燈箱廣告」,相當醒目!其中一個寫着「正店」二字,這是什麼意思?酒類在北宋屬於官方專營,一是為了收稅,二是因為釀酒要用糧食,若不控制會導致口糧緊缺。官府只向汴梁全城72家「正店」提供酒糟。正店既可以賣酒,更有權釀酒。除正店以外的數千家酒館只能從正店進貨,統稱為「腳店」。無論是正店還是腳店,到晚上都有濃妝艷抹的女郎等著酒客招呼。(一不小心又三俗了)孫羊家後院有堆成山的酒缸,暗示這裏有權釀酒店前有紅色木柵欄,宋人稱為「杈子」,起到圍擋的作用,否則小販會把攤子擺到店門口吧!汴梁的酒樓非常注重廣告宣傳。他們不僅使用威武的酒旗和閃亮的燈箱廣告,還在門前豎起腳手架似的「彩樓歡門」,從很遠的地方就能看見,類似於現在的大型廣告牌:城外一家腳店的彩樓歡門,結構之嚴謹堪比建築設計圖腳店大門兩邊有「天之」和「美祿」兩塊招牌,意思是美酒,語出《漢書》「酒者,天之美祿」畫家對酒客的描繪極為傳神,這位是喝嗨了,在憑欄發感慨吧金滅北宋後,南宋人孟元老回憶舊都汴梁的繁華,寫下《東京夢華錄》一書,一口氣列舉了城內20多個酒樓的名字,可見印象太深刻!足見美酒對汴梁人的重要性。「趙太丞家」是一處診所,「太丞」相當於太醫院副院長。診所外一塊豎着的廣告牌寫着「治酒所傷真方集香丸」——不就是解酒藥嘛!汴梁人喝傷身子的肯定不少宋代以前的城市大多禁止「破牆開店」。比如,唐朝首都長安由許多長方形居民小區組成,一個小區稱作一個「坊」。坊是封閉的,裏面有零星商鋪,坊牆上除了坊門以外嚴禁破牆開店。另有兩個坊專闢為商業區,即東市和西市,坊內全是店鋪,但坊牆依舊不能破拆開店。而且商品買賣必須在白天進行,夜裡要全城宵禁。宋代就不一樣了,不僅允許破牆開店,還取消了宵禁,出現早市和夜市。走在汴梁的大街上,你會覺得逛街的樂趣一點不比今天少:「王家羅明匹帛鋪」,也就是綢緞鋪「劉家上色沉檀揀香」,即香料鋪。門口搭了個簡易的彩樓歡門修車鋪,不就4S店嘛!簡陋的修面鋪,人物姿態很形象飲子攤。飲子是一種街頭飲品,類似於現在的涼茶,價廉物美,普通百姓也消費得起小販頭頂貨品,手拎馬扎,在找地方支攤子這是城門內第一間鋪子,有學者認為是稅務所。商業這麼發達,當然少不了它!工作人員穿着統一制服噢當然,汴梁人不只會喝酒逛街而已。《清明上河圖》描繪了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從日常勞作到精神世界,從衣食住行到「科技前沿」,幾乎都有涉及:宋人不只會逛街剁手,也有自己的精神生活,比如算命(汗)。三個招牌分別是「神課」、「看命」、「決疑」 據史料記載,宋徽宗崇尚道教,壓制佛教,所以這家佛寺門口冷冷清清,只有一僧孤立由於紡織技術有限,布料不夠寬,需要拼接成衣物,所以老百姓的衣背上有一道細縫 飲水屬於重要物資,官府對民間打井數量嚴加控制,挑水也成了職業還記得趙太丞家嗎?診所檯子上放著一個長方形物品,有學者認為這是最早的算盤圖像!絕對算高科技!繼續列舉下去,恐怕三天三夜也說不完這幅畫上的所有細節!所以說,《清明上河圖》是一件需要拿放大鏡欣賞的傑作,是一卷包羅萬象的「百科全畫」!千年以後的我們,依然能夠輕易走進畫里,感受汴梁城的忙碌與繁華。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
追好文 :) 點個讚吧!
支持網站營運,有空請觀看一下我們的贊助商
echo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