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生活錯誤常識

誤解1:發燒的話應該冷卻額頭實際:就算用冰袋冷卻額頭,也並沒有降溫散熱的功效
很多人患上感冒發燒以後,就會用冰涼的毛巾或者其他的東西冷敷額頭,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這是因為想要退燒,就必須讓血液的溫度下降,但是額頭上並沒有相對比較粗的血管,無法有效達到退燒降溫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退燒的關鍵點是“讓有粗血管的地方的溫度降下來”,那麼什麼地方會比較有效呢?我們的注意視線可以放在脖子的兩邊、腋下等血管較粗的地方,在這些地方冰敷降溫效果會比額頭更好。

誤解2:“飯後用藥”指的就是吃完飯後馬上用藥實際:“飯後”指的是吃完飯後30分鐘
你是否糾結過“飯後用藥”的“飯後”到底是什麼時候?實際上,“飯後用藥”並不是指吃完飯後馬上吃藥,而是指吃完飯後過約半小時再吃藥。這是因為飯後馬上吃藥,藥物會和食物混在一起,以糊狀形態被運到小腸,而藥物要通過胃部吸收才能發揮功用,被同食物混在一起運到小腸後就無法發揮其本身的作用了。 而飯後半小時再吃藥,此時食物的消化已基本結束,胃酸的量也相對較少,藥物中的成分也能順利被吸收。此外需要說明,所謂“飯前”指的是吃飯前半個小時左右,“飯中”則指的是相鄰兩頓飯中間相隔的時間。雖說“飯中用藥”並無特別需要遵守的時間規定,但在前一頓飯吃完後兩小時用藥為好。隻有良好遵守用藥時間,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藥物功用。

誤解3:食品添加劑有害身體健康實際:食品添加劑也有天然存在的成分,不能說所有食品添加劑都有害健康
在購買食物的時候,對於食品添加劑的存在比較介意的消費者其實並不少。大多數人都認為食品添加劑是人工製成的物質,但實際上這是一種誤解。如維生素、氨基酸、檸檬酸等食品天然含有的成分也被包含於食品添加劑的範疇中。做豆腐的時候用的滷水、做梅幹時用的紫蘇葉也都是食品添加劑的一種。

在日本,可使用添加劑的量被嚴格限定在“國際機關認定無害量的1/100”,因此日常攝入進身體的食品添加劑也嚴格遵照限定基準範圍內,不能說所有的添加物都是有害的。現在消費者的主流想法是“總之避開食物添加劑比較放心”,可是為了生活的便利,正確對待食品添加劑也是極有必要的.

誤解4:為了保持健康應該食用植物油實際:會減少好膽固醇的攝入,造成身體酸化
通常人們都認為油是減肥人士的天地,如果攝入量過大確實會對身體健康造成損害。一般情況下,脂質大部分分為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兩種,而不飽和脂肪酸又分為一價不飽和脂肪酸與多價不飽和脂肪酸。

通常給予人們健康印象的植物油中所含有的多價不飽和脂肪酸,如果攝入過多,那麼連同壞膽固醇一起,好膽固醇的攝入量也會下降,而多價不飽和脂肪酸易酸化,酸化之後容易使損傷細胞,使細胞衰老,從而導緻生活習慣病。

專家建議,在飲食的時候最好是將飽和脂肪酸、一價不飽和脂肪酸和多價不飽和脂肪酸按照3:3:4的比例進行攝取,這對身體是最好的。因此不能特別偏好某一種油,而要魚、肉、植物油三者進行平衡搭配。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
追好文 :) 點個讚吧!
支持網站營運,有空請觀看一下我們的贊助商
echo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