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日本武士自殺一定要「切腹」?揭秘武士道切腹由來 切了後沒死怎麼辦?(18P)





電視上經常看到過去日本人打敗仗或者做某樣事失敗就切腹自殺的鏡頭,那麼為什麼日本人動不動就要切腹呢?這種文化最早究竟是怎麼來的又是如何影響的呢?

日文中,武士一詞其本意是侍者,貼身隨從。武士的忠誠、勇猛是建立在他所效忠的領主能對武士所作出的貢獻給予獎賞的主從制度上。

穿著傳統服裝的日本切腹人(白衣者),站在其後的是介錯人。



切腹,為以刀切開腹部的自殺儀式,一般認為源自日本。切腹自殺者日語稱為切腹人,而切腹人如為了追隨師父死亡而自殺,過程稱為追腹。



剖腹後由於未必會即時死亡,剖腹自殺者為了減輕激烈的痛楚,可能會於剖腹後進行介錯,即找來助手在最痛苦一刻替其斬首。


永祚元年(西元989年),大盜藤原義在被捕前,將腹部一字割開,然後用刀尖挑出內臟扔向官軍——據說這是剖腹的最早來源。



為什麼選擇剖腹作為武士最崇高的死亡方式,現在普遍認為,古代許多的國家和民族,均主張人的靈魂是宿於肚腹中的;因此,武士在靈魂向外展示的時候,採取剖腹的方法和儀式。



歷史:剖腹是日本平安時代以後才廣泛流傳的自殺方法。日本封建時期的武士如果被主君賜死,相比起純粹的斬首,剖腹被視為最光榮的死法。



一般附有介錯人幫助的剖腹儀式過程如下:剖腹自殺者穿著莊重服裝,用來剖腹的刀或劍放在他正前方。刀可能用特別的布料墊著。武士會作死亡的心理準備,例如寫作稱為辭世之句的詩歌。



亦有一些切腹者會以扇子或木刀來代替切腹用的小刀,作為形式上的切腹,實際上是由介錯人下刀殺死切腹者。此種切腹方式被稱為扇子切。 介錯人一般是剖腹自殺者的親友。



人們一般都把長的日本刀叫武士刀,把短的叫切腹刀,把素面白鞘刀稱為浪人刀。



武士是10世紀到19世紀,在日本的一個社會階級。一般指通曉武藝、以戰鬥為職業的軍人。除了受到漢語語系影響的國家以後, 武士的精神被稱為武士道(Bushido)。

日本武士老照片


電影《七武士》中的鏡頭


日本武士形象


日本武士舊照


日本武士練習斬首


日本武士畫像


日本錦祥女切腹自盡畫像



轉載自 51區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
追好文 :) 點個讚吧!
支持網站營運,有空請觀看一下我們的贊助商
echo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