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客委會國際學術研討會 廖英吉 詔安客家願景-六大目標
![]()
2015客委會國際學術研討會 廖英吉
詔安客家願景-六大目標
在台灣所有的客家族群中,詔安客是非常特殊的一個族群。由於人口數不多,生活在閩南人聚落內,因此語言無法形成一個生活圈,在地方上只能是以庄頭為單位,無法形成縣市規模,成少數中的少數,因此深受閩南語言及文化的影響甚深。
雲林崙背、二崙的詔安客家受到閩南語人口的四面包圍,已經流失不少客家語色彩。出於生活的需要,都是閩語和客語雙語並行。有的早已經融入當地閩南語系,成為不會說客家語的客家人。這是「族群認同」之因素,受到大閩南思想所壓制,對於客家身份沒有優越感,形成一群隱性的客家族群。
在早期因交通不便,農業社會,移入傳統詔安客庄之人口數較少,一旦進人就會很快融入其中,容易保存語言及文化。但現今因工商社會,交通便利人口移動速度快,也更快的淡化詔安客家庄應有語言及文化。形成老一輩的客家居民,仍然使用完整的詔安客語,中壯年略懂,青少年會聽講者少之又少,重點在於舊時生活圈已被快速的工商社會所「打破」。要回覆昔日環境已相當困難,對於一個福佬文化影響甚深的族群而言,要提升其「族群認同」,更加重要。但這些珍貴的詔安資源卻因時代的變遷,與耆老的凋零而逐漸消逝。
近幾年來由於客家鄉親,對詔安母語的重視與覺醒,開始於學校進行詔安客語教學。不少文史工作者或學者,推廣詔安客語復興工作。詔安客家文化館的成立,積極推動這六個願景目標。
【客語傳承、族群認同、文化保存、文藝創新、產業提升、永續發展】,六大目標是為詔安客家,與詔安客家文化館共同的願景,更是客館試營運期間,鄉親共同的期待。
客語傳承是當今,詔安族群最首重之要務,因學習之天然環境(村、庄、鄰、里)已逐漸消失。而學校教學又無法完成補足學習環境。更重要是講客語,能成為有價值嬌傲展現。族群認同更是推動客語傳承的最大動力,只有認同自已,才能展現自我,詔安客家人自古就受到大閩南台語化所牽制,更多鄉親是身在客庄,不知自已是客家,唯有提昇族群之認同,才能傳承永續之發展。
詔安客家文化館試營運負責人
雲 林 縣 政 顧 問 廖英吉
![]()
詔安客家文化與六大目標.docx2015-11-9 15:09 上傳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504.25 KB, 下載次數: 0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